《素书》

20220601183625_10826.jpg


  原始章第一
  
  夫道、德、仁、义、礼五者,一体也。道者,人之所蹈,使万物不知其所由。德者,人之所得,使万物各得其所欲。仁者,人之所亲,有慈慧恻隐之心,以遂其生存。义者,人之所宜,赏善罚恶,以立功立事。礼者,人之所履,夙兴夜寐,以成人伦之序。夫欲为人之本,不可无一焉。贤人君子,明于盛衰之道,通乎成败之数,审乎治乱之势,达乎去就之理。若时至而行,则能极人臣之位;得机而动,则能成绝代之功。如其不遇,没身而已。是以其道足高,而名重于后代。
  
  正道章第二
  
  德足以怀远,信足以一异,义足以得众,才足以鉴古,明足以照下,此人之俊也。行足以为仪表,智足以决嫌疑,信可以使守约,廉可以使分财,此人之豪也。守职而不废,处义而不回,见嫌而不苟免,见利而不苟得,此人之杰也。
  
  求人之志章第三
  
  绝嗜禁欲,所以除累。抑非损恶,所以让过。贬酒阙色,所以无污。
  避嫌远疑,所以不误。博学切问,所以广知。高行微言,所以修身。
  恭俭谦约,所以自守。深计远虑,所以不穷。亲仁友直,所以扶颠。
  近恕笃行,所以接人。任材使能,所以济物。殚恶斥谗,所以止乱。
  推古验今,所以不惑。先揆后度,所以应卒。设变致权,所以解结。
  括囊顺会,所以无咎。橛橛梗梗,所以立功。孜孜淑淑,所以保终。
  
  本德宗道章第四
  
  夫志,心独行之术。长没长于博谋,安没安于忍辱,先没先于修德,乐没乐于好善,神没神于至诚,明没明于体物,吉没吉于知足,苦没苦于多愿,悲没悲于精散,病没病于无常,短没短于苟得,幽没幽于贪鄙,孤没孤于自恃,危没危于任疑,败没败于多私。
  
  素书-道义章第五
  
  以明示下者暗,有过不知者蔽,迷而不返者惑,以言取怨者祸,令与心乖者废,后令缪前者毁,怒而无威者犯,好众辱人者殃,戮辱所任者危,慢其所敬者凶,貌合心离者孤,亲谗远忠者亡,近色远贤者昏,女谒公行者乱,私人以官者浮,凌下取胜者侵,名不胜实者耗。略己而责人者不治,自厚而薄人者弃废。以过弃功者损,群下外异者沦,既用不任者疏,行赏吝色者沮,多许少与者怨,既迎而拒者乖。薄施厚望者不报,贵而忘贱者不久。念旧而弃新功者凶,用人不得正者殆,强用人者不畜,为人择官者乱,失其所强者弱,决策于不仁者险,阴计外泄者败,厚敛薄施者凋。战士贫,游士富者衰;货赂公行者昧;闻善忽略,记过不忘者暴;所任不可信,所信不可任者浊。牧人以德者集,绳人以刑者散。小功不赏,则大功不立;小怨不赦,则大怨必生。赏不服人,罚不甘心者叛。赏及无功,罚及无罪者酷。听谗而美,闻谏而仇者亡。能有其有者安,贪人之有者残。
  
  素书-安礼章第六
  
  怨在不舍小过,患在不预定谋。福在积善,祸在积恶。饥在贱农,寒在堕织。安在得人,危在失事。富在迎来,贫在弃时。上无常操,下多疑心。轻上生罪,侮下无亲。近臣不重,远臣轻之。自疑不信人,自信不疑人。枉士无正友,曲上无直下。危国无贤人,乱政无善人。爱人深者求贤急,乐得贤者养人厚。国将霸者士皆归,邦将亡者贤先避。地薄者大物不产,水浅者大鱼不游,树秃者大禽不栖,林疏者大兽不居。山峭者崩,泽满者溢。弃玉取石者盲,羊质虎皮者柔。衣不举领者倒,走不视地者颠。柱弱者屋坏,辅弱者国倾。足寒伤心,人怨伤国。山将崩者下先隳,国将衰者人先弊。根枯枝朽,人困国残。与覆车同轨者倾,与亡国同事者灭。见已生者慎将生,恶其迹者须避之。畏危者安,畏亡者存。夫人之所行,有道则吉,无道则凶。吉者,百福所归;凶者,百祸所攻。非其神圣,自然所钟。务善策者无恶事,无远虑者有近忧。同志相得,同仁相忧,同恶相党,同爱相求,同美相妒,同智相谋,同贵相害,同利相忌,同声相应,同气相感,同类相依,同义相亲,同难相济,同道相成,同艺相规,同巧相胜:此乃数之所得,不可与理违。释己而教人者逆,正己而化人者顺。逆者难从,顺者易行,难从则乱,易行则理。如此理身、理国、理家,可也!
  
  



素书——数千年被无数名人志士奉为奇书,甚至有人认为它是神之书。传说黄石公读了老子的《道德经》后,悟出了暗藏的天机,写下成书后得道成仙了。此书便是《素书》。

《素书》非常的简单,总共六章,1300多字。

书中第一章直接讲到:“夫道、德、仁、义、礼五者一体”。随后《素书》通篇都在讲一些人生道理。而不像道德经——《道德经》里那句道可道,非常道,但少人能明白道究竟是指的什么。《素书》虽然被称为天下奇书,但它讲的不是悟道修仙,而是教给我们应该怎么更好地融入这个世界,如何去走自己的路得到想要的。没有真正的善,也没有真正的恶,所有做法都是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。这就是《素书》真正可怕却又充满智慧的地方。

《素书》的第一章写了道、德、仁、义、礼五种品德,听上去都是好的品德,但是这些品德却并不像我们理解的那样纯粹。其中有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:明于盛衰之道,通乎成败之数,审乎治乱之势,达乎去就之理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真正的大人物应该能够看清楚局势的变化,明白事物兴亡的道理和规则,通晓事业成败的规律,明白局势,懂得隐退,在合适的时机到来前,应该学会沉默隐伏,不要轻易的暴露自己。

大家觉得这是仁义之道吗?这很明显就是权谋之道。道、德、仁、义、礼是五种品德,能够理解学会这五种品德只是第一步,能够钻研和利用这五种品德才是重中之重。所以说,德者,人之所得,使万物各得其所欲。仁者,人之所亲,有慈慧恻隐之心。

这什么意思呢?这里的“德”不是品德的意思,而是通“得”,获得的意思,真正的有德者,应该使万物都有所获得。仁是什么呢?仁不是仁爱,仁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情感,它的表现为仁慈、关心、爱戴和同情。如果让别人产生了这种情感,他们就会表现出相对应的行为。

《素书》里并没有阐明世间的至善和至恶,而且他还去其糟粕,吸取了儒家的一些人的观点,大家要明白一点,书是没有好坏之分的,真正的好坏取决于看得人。张良学习《素书》后的目的是就是想推翻暴秦,匡扶正义,在实现这一目的过程中,一定会做正确的事,也会做错误的事,这是必然的路途。乱世之中,人们都喜欢结交豪杰,喜欢仁义之士,那么张良首先要做一个仁义之士,以此来获得大家的认可。
《素书》第二章讲究的是方法,这些方法并不是什么人生智慧,而是实实在在的权谋之法,其中论述到了三种人,分别是俊杰、豪杰与人杰。

俊杰能够让人臣服,能够服众,具体的做法就是品德高尚,礼贤下士,知晓道理,做到这三点就能够让人信服。豪杰能够安抚众人,让人信任,具体的做法就是言而有信,足智多谋,廉洁公正,做到这三点就能够让人信任。人杰能够冲锋陷阵,做到恪尽职守,懂得获取自己应得的利益,这就是人杰。这三点其实是教我们做一个怎样的人,如果要做这种人,应该学会什么样的品德,这样我们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,权衡利益的时候才会懂得取舍。

另外这三点也是让我们学会用什么样的人,或者是结交什么样的人,人生在世,与人打交道是不可避免的,所以识人也是重中之重。第三章也是权谋之法,我们看一下第一句:绝嗜禁欲,所以除累。抑非损恶,所以禳过。贬酒阙色,所以无污。

我们在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中,必然会碰上诸多的麻烦,面临诸多抉择。比如说我如果产生欲望的时候怎么办呢?我现在就想躺平,我就想纸醉金迷,这个时候怎么办呢?最好的办法就是绝嗜禁欲,杜绝不良的嗜好。可能有很人觉得这就是心灵鸡汤,其实不然,这是一个很实际的方法。对有目的的人来说,不良的嗜好就是一种牵累,或许他能够让我们感觉到暂时的舒适欢愉,但长远来看,它只会拖我们的后腿。

如果我想要做一个服众的人,我应该如何避免自己出现太多的过失呢?最好的方法就是抑非损恶,不做出不合常理的行为,或者说超过自己权谋和预料的事尽量不去碰,减少邪恶的念头和行径。怎样才能避免被他人污蔑呢?最好的方法就是贬酒阙色,也就是说避免酒色,所有的一切都只为了实现最终的目的,在这之前我可以忍辱负重。

第四章也是同样的意思,只不过要更为全面一些,我们为什么会感觉一个人面面俱到呢?这是因为它明察秋毫。每个人做事的方法都是相差无几的,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,他们之所以能够出众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考虑的多。

如何做一个聪明的好人,如何让自己不那么痛苦呢?要做到无欲无求,或者说在我们实现目的的过程中,要无欲无求,不要分心,但往往最悲哀的就是心神离散。我知道我想要什么,但已经失去了志向,不想去做了。所以说听道理的人多,做道理的人少,知行合一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确实难,但这个也没办法,因为竞争的存在,想要脱颖而出,就必须把一切做到极致。

《素书》中也说到了命运这回事儿,天地间或许有命运这一说,或许有人天生命好,但作为一个谋士来说,在命已经确定的情况下,他依然可以改运。有人说众生皆苦,这是因为欲望,但是只要存在于世间,人就必然存在竞争,存在欲求。要么你就选择遁世,逍遥自在,要么就入世将道理贯彻到极致,想要脱离困境,就只有这两条路。

《素书》的最后一章说到了怨在不舍小过,患在不预定谋,福在积善,祸在积恶。怨恨之所以会出现,是因为我们不肯放过他人小的过失,忧患的出现在于我们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谋略。福报是因为积善,恶报是因为积恶。简单来说,

《素书》在整个第六章中点明的就是人无远虑就必有近忧。这句话倒过来也通用,我们之所以没有较远的谋划,是因为现在正在焦头烂额,我们现在之所以焦头烂额的原因就是在之前没有考虑到这一点,没有长远的谋划。这一句话,一般40岁以上的人都会感同身受,该经历的都经历过了,年少时的定论现在已经被推翻了。这个时候回头一看,为什么我会过成这样呢?是因为当时年少的选择就是错误的,当年的决定就是没有深思熟虑啊。

大家发现没有,我们都听过上一代人的劝导,但自我的观点使得该错的路还是会错,到了一定年纪,历史又会重来,同样的,我们也会劝导下一代人,这个时候你就会明白,该错的还是会错。等到了垂暮之年,下一代人又会感叹,这就是命啊,殊不知这个不是命,而是你自己忽略了正确的选择和做法。我们难道没有能力去规避这些错误嘛?当然有,但是人生的道路和正确的做法,靠劝是没有用的,这个要自己去看,自己去悟,自己去谋划。

对有准备的人来说,尽管到了垂暮之年,人生还有的是有机会的!如果你现在比较迷茫,又或者说你觉得自己在生活中、事业里遇到了瓶颈,一直以来都不能够突破,我强烈推荐你看下这本古书。

一日三省吾身,这是成长最好的方法,但问题是我们普通人该从哪方面去自省,自省以后,我们又没有像孔子这样的老师,即使我发现了我自己的不足,又有谁来教导我们呢?

《素书》就有这样的作用,里面有太多充满智慧的句子,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领悟。关于这些道理其实我们不需要说太多了,说的太多,想得太少,大家终究也不会有所感悟。